“小区治理需要广大居民配合,更要有人带头行动,作为小区几十年的老住户,我应该加入到小区治理中来,哪里有需要,我就往哪里赶。”近日,今年62岁,家住长安镇修川新村的陈红英这样对记者说。
提起陈红英,修川新村的居民们都赞不绝口,“我们小区是老旧小区,没有物业公司,红英为我们小区做了不少事情,就像是咱们小区的‘大管家’?!?/font>
修川新村“大管家”
“红英,我的电视机好像坏了,你帮我来看一眼”“红英,我们家的天花板又漏水了,帮忙联系个师傅来看看”……
在修川新村,居民们只要遇到困难,首先想到的是给陈红英打电话,每次接到电话后,陈红英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,帮居民解决遇到的问题。
2013年退休后,陈红英便成了小区的网格长,邻里琐事帮忙、家庭矛盾调解、居民意见征集都少不了她的身影。
“我们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,总共有24幢居民楼,386户居民,大多都是老年人,腿脚也不太方便,小区也没有物业公司,居民平常碰到点事需要去解决都会找我帮忙?!背潞煊⑺担魑薮ㄐ麓宕蠹彝ダ锏囊环葑?,凡是能帮助居民解决的事情,她都会尽全力去解决,实在解决不了的,再反馈给社区,让社区协调解决。
垃圾分类先行者
5年前,长安全面实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、集中管理,需要有人作为督导员引导居民正确投放,以培养居民正确分类的良好习惯。
陈红英主动请缨,承担起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,每日早晚就守在小区垃圾集中收集点上,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。
“你这个垃圾分类分得不正确,剩饭剩菜属于餐厨垃圾,用过的纸是其他垃圾,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该分开装,分开投放,我来帮你分吧,你现在看着我分,以后你就这样分?!泵康笨吹嚼掷嗖徽返木用瘢潞煊⒍蓟崮托牡叵蛩墙馐头掷嗟谋曜?,并进行示范分类。碰到不理解的居民,陈红英也会耐心向其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垃圾分类工作的必要性。
在陈红英的带动下,修川新村迅速涌现了一批志愿者,他们坚守在垃圾桶旁,引导前来扔垃圾的人们正确分类。很快,小区内也就形成了相互学习、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,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,修川新村也成为长安镇第一个实现撤桶建箱,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开放式小区。
社区治理热心人
陈红英还有一个身份——“修川红帮手”,为了干好这份“工作”,她把自己锻炼成了多面手。
她是网格宣讲员,上面有什么新政策、新要求,她都会第一时间传达给小区居民,提高大家对政策的知晓率与参与率;她是网格信息员,经常入户走访谈心,倾听群众的呼声,再反馈给社区或相关部门;她是网格办事员,每次到社区轮岗志愿岗位,为前来办事的居民解决问题,提升居民生活便利……
这段时间,陈红英又一股脑儿地投身到了公益活动当中,不管是补短攻坚行动中的道路安全劝导、电动自行车飞线整治,还是到金陵康乐园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、按摩护理、交流谈心,亦或是公益星期六到党群服务中心帮扶引导、整理物资,都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。
有居民看到陈红英那么忙,心疼她说:“你退休了就不要那么拼了,把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?!泵看?,陈红英都笑着回答:“我现在也还年轻啊,只要大家还需要我,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?!?/fon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