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7日下午,斜桥镇米谷故居的小院里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。在这里,海宁市文化特派员沙龙活动温情启幕,全市文化特派员与各镇街相关负责人围坐一堂,共话如何让文化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、枝繁叶茂。
值得关注的是,活动正式发布了“文润潮耘”海宁市文化特派员品牌,这是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制度在海宁的创新实践。
自2024年2月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以来,全市21名文化特派员扎根基层、深耕文化,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:累计开展理论宣讲99场次,组建基层文化队伍47支,举办文艺演出和惠民服务441场次。正是在这些文化特派员用脚步丈量乡土、用情怀点亮乡村的坚守中,“文润潮耘”品牌应运而生。
据介绍,“文润”指文化特派员以文化引领浸润民心,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、提升文化素养;“潮耘”指文化特派员扎根基层,挖掘、培育、发展本土文化,播撒文化种子,助力乡村文化繁荣。
“文润潮耘”品牌立足“三兴”理念——兴文化、兴人才、兴共富,重点围绕乡村文化资源挖掘、文化人才培育、文化产业帮扶三大领域开展工作。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发展模式、培育基层文化队伍、探索物质精神双提升发展路径,有效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,逐步实现从“送文化”向“种文化”的转变、从“育人才”向“增人才”的进阶、从“促经济”向“富精神”的升华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。
当天活动中,没有刻板的汇报,只有真挚的分享。文化特派员们用一个个饱含泥土芬芳的故事,讲述着他们在田间地头播撒文化种子的动人实践。“作为文化特派员,我深刻体会到不仅要身体力行,更要激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创造力。”文化特派员葛曙明动情地说,“接下来,我将策划全市村社书法展,让书法艺术深入基层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?!?/font>
▲葛曙明
令人欣喜的是,活动中文化特派员队伍还迎来了新力量加盟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海宁市皮影戏市级传承人徐芦燕,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海宁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褚伟强受聘为新任文化特派员,分别结对周王庙镇云龙村和上林村。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壮大文化特派员队伍,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,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。
“以文化人,以文润心”是文化特派员的神圣使命?;疃赋?,未来这支文化生力军要守正创新,深耕基层沃土,让文化惠民更接“地气”;要文润潮耘,厚植特色底蕴,让文化百花园绽放异彩;要教学相长,凝聚传承合力,让文化薪火生生不息。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上,文化特派员要以文化为笔,饱蘸乡愁,让潮城每一寸土地都遍染文明华彩。